从基本开始认识频谱分析仪
点击次数:352 更新时间:2024-09-26
频谱分析仪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输入部分、扫描发生器、混频器、滤波器、检波器和显示器。输入部分主要负责接收待测的信号;扫描发生器产生一个频率连续变化的参考信号;混频器将参考信号与输入的信号进行混频;滤波器将混频后的信号中的高频成分滤除;检波器将滤波后的低频信号转换为直流电压;显示器将这个直流电压以图形的方式显示出来。
频谱分析仪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:
1.分析信号的频谱特性:可以将信号的频率成分以图形的方式显示出来,从而可以直观地看到信号的频率分布,这对于分析信号的特性非常有帮助。
2.检测信号的质量:通过观察信号的频谱,可以判断信号的质量,例如是否有杂波、是否有频率偏移等。
3.定位故障:在电子设备出现故障时,通过观察信号的频谱,可以帮助定位故障的位置,例如是电源问题、还是信号线问题等。
4.调试设备:在调试设备时,通过观察信号的频谱,可以帮助调整设备的参数,以达到良好的工作状态。
5.研究新的信号处理算法:在研究新的信号处理算法时,可以通过观察信号的频谱,来验证算法的效果。
频谱分析仪的选购指南:
-确保工作频率范围覆盖被测试信号的频率。这是确保有效测量的前提,若无法覆盖到信号的全部频率,将无法准确获得信号特性。
-考虑到设备的安全工作范围,平均连续输入功率和脉冲输入功率需满足测试需求,且有适当的余量避免损坏仪器。输入功率通常用dBm表示,这是一个表征功率绝对值的对数单位。
-频谱分析仪的输入阻抗应该与测试信号源匹配,通常射频和微波设备的额定阻抗。
-考虑诸如分辨率、分析谱宽、分析时间、扫频速度、灵敏度等。这些参数决定了频谱仪能够多快、多准确地分析处理信号。